孙伟主任:我们医生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与繁华喧嚣的城市相比,成都保髋股骨头医院的手术室则安静凝重,主任医师孙伟与医务人员,正坚守在这片阵地上,与病魔展开着一场场博弈。
孙伟主任:下午这个患者是一个中年男性,45岁,由于长期大量的酗酒,导致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来的时候症状比较严重,核磁共振显示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三期,双侧髋关节大量积液。
记者问:孙伟主任,下午您给这位病人做的这台手术,是一台什么样的手术?医学上是怎么介绍的呢?
孙伟主任:手术名称叫可视血堵融通术,在医学上属于介入科的范畴,最早应用在心脏的冠脉造影,包括心脏的放支架,还有心脏的冠门造影的融通。脑血管的融通这一块,我们做的这一台手术主要就是把股骨头堵塞的血管通过介入的方法把它彻底融通,融通以后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区域,重新活动营养供应。
记者问:我注意到你们当时在做手术的时候,都穿着一件比较厚重的工作服,这个工作服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孙伟主任:这是一个防护服,铅体防护服,防止我们在手术过程中接触大量的放射x线,对我们身体包括操作人员,还有手术室的医护人员一个无形的伤害。平均每天大概有个八九台的样子,长时期接触X光放射线对人体的损害还是挺大的,所以说我们每天做那么多台手术,包括手术室其他医护人员风险还是蛮大的。
记者注: 这种手术设备产生的放射性物质(被称为毫西弗),一定辐射数量和频率内,对人体没有影响。对于患者,手术时接受的辐射量对身体并无伤害,无须担心。但作为医生,经常待在手术室,长期辐射可能给身体带来的健康隐患,他们心里比谁都要清楚。
大医之道,贵在精诚。从远离家乡亲人,独自住在医院旁边的出租房里,从当初的一名实习医生,成长为现在知名的医生,这一路走来,孙伟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
记者问:从医这么多年里,在为患者接诊及治疗的过程中,您受到过他们的质疑或不理解吗?
孙伟主任:有这个是很常见的。因为现在中国的医疗体制不完善,医患之间矛盾也非常明显,非常尖锐,很多质疑的声音包括患者家人的不理解,不同的声音都有,既然选择了医学这条路,我们就要做好为人类奉献的准备。
医术与医德并重,在孙伟看来,所谓医者仁心就是要时时为患者着想。
记者问:那在当前这个环境,时不时的会有有关医生的负面新闻,抢夺百姓的眼球,医生的地位似乎在这种系列的报道中被逐渐降低,那么你曾动摇过当医生的决心吗?
孙伟主任:短暂的动摇是有的,比如疲劳的时候,比如患者家人不理解的时候,比如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所动摇,但是坚定的信心还是有的,还是大于短暂的动摇,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医疗体制的发展,老百姓综合素质的提高,相信有一天全国人民都会理解我们医生这个神圣的岗位。
借用美国一位著名医务工作者的一句话,我们医生是常常去帮助患者,偶尔去治愈患者,总是去安慰患者。
记者问:所以你觉得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总结,您的从医生涯是合适的呢?
孙伟主任:坚持、努力、奉献。
夜幕降临时,还在苦苦思索着诊疗方案的孙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不能按时回家了,平凡中成就伟大,每一天忙碌而紧张的工作,充实了他十年的行医生涯,面对误解,也有过彷徨和无奈,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杏林之路上坚定前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