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诊断,不治疗,股骨头坏死任何有效治疗都是建立在科学检查的基础之上。回顾患者求医历程,不难发现:无论是基层医院还是三甲医院,都是存在着“重治不重诊”,医生给出的方案基本千篇一律,“诊”这一步出了问题,那么后续的治疗也就无从考究,盲目治疗的结果必然是病情反复。因此,重“治”更要重“诊”,只有查的准,才能治得好!
那么,除必要的常规检查外,股骨头坏死还需进行哪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检查呢?
以下股骨头坏死检查方式中,你做过哪些?
常规检查方式
X线片:
对于有经验的医生来说,一张清晰的X线片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如坏死的病理阶段、范围大小、部位、有无塌陷、塌陷程度、范围、软骨的状态、头臼关系等。缺点是对于早期坏死的敏感性不足。
磁共振:
磁共振(MRI)检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坏死的范围、坏死后修复状况,以及反映许多X片上表现不出的改变,如骨髓有无水肿、关节腔有无积液等。缺点是体内存在金属物时也不适宜做该项检查。
CT:
CT可以从不同角度立体地显示股骨头以及髋关节的结构,比普通X片的精确性大为提高。
专业检查意义 影像学检查:
可以从不同的横断面观察死骨的大小、吸收带和新生骨带,能够明确显示囊性变、关节软骨下骨折、股骨头塌陷的位置等。及时发现股骨头实质受损情况,是发现股骨头早期塌陷的“利器”。对坏死病情作出精准评估,较常规影像检查的精确性大为提高、同时可以避免磁共振假阴性的弊端。
血管检查:
查清血管淤堵类型、程度及骨质实质受损情况
应用可视血循分析仪,主要用于血管堵塞、堵塞的原因及程度的检测,通过可视追踪造影、四维成像技术,检查出股骨头三大供血动脉发生血堵的位置、栓塞种类以及堵塞程度,了解股骨头缺血的病因,为融通血管靶向治疗提供更详细数据,弥补常规检查的不足。
精确检查、避免误诊—可视血循分析仪的三大特点
1、分辨率高:血液中造影剂浓度达5%即可显影,而常规血管造影则需30-40%的浓度才能显影。
2、清晰度极高:减去了血管以外的背景,尤其使与骨骼重叠的血管能清楚显示。
3、三维成像:具有多种图象后处理功能,特别是能够行三维血管重建成像。
为什么其它检查都做过了,还需要做专科检查?
大部分患者都做过常规检查如:B超、常规影像及血液检查等,其中最重要的意义是确诊,其二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方向,通常医生会根据检查情况指导患者药物止疼缓解,或是等待关节置换手术的诊疗意见。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笼统“方向”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医疗需求,对治疗的指导意义越来越少。因此精细化的设备投入并且推广有着重大的意义,能够更数据化、精细化的帮助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诊疗依据,帮助患者避免关节置换,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只有查的准,才能治得好,在没有取得科学的检查基础上的治疗,治疗方案大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通常不会取得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