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采用人工材料代替已坏死的股骨头、髋臼,目前对于已发展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晚期、晚期阶段患者,成都华西股骨头研究院孙伟主任建议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关于患者对置换比较关注的问题,孙伟主任科整理出以下几点,更多的问题还需要患者当面问诊专家,当然部分患者可以延髋5-8年再行置换。
一、人工关节分哪几种?通常能用多久?
以前常用的人工关节是金属头对聚乙烯的界面,这种界面会产生金属碎屑和聚乙烯碎屑,而这些碎屑会引起骨质的溶解,导致假体的松动。现在的人工关节已经出现一些进展,例如金属头变成了陶瓷头,新一代陶瓷界面具有耐磨特点,不像金属那样有金属的碎屑,但有些人担心陶瓷比较脆,不过目前的陶瓷头也进入第四代,陶瓷的脆性得到了很好的改进。而聚乙烯的部分,现在也逐渐得到改变,换成高交联的聚乙烯,这种聚乙烯也很耐磨。
目前人工关节置换后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5-20年,但是如果真正使用下来差不多也就8-9年左右就可能会发生下沉,如果一个30岁的人做了假体置换,那么有可能在40 岁、50岁、60岁左右就要分别再做一次手术。实际上由于材料技术、固定技术和病人自身的原因,很多人在术后十年左右就不得不“二进宫”,股骨头坏死年轻患者不建议过早进行置换。
二、不同类型的人工关节价格不一样,是否越贵越好?
一般来说,陶瓷对陶瓷界面的人工关节价格最贵,陶瓷对高交联聚乙烯界面次之,而金属对聚乙烯界面人工关节最为便宜。但并不是价格越贵就最好。比较有共识的看法是,比较年轻病人选择陶对陶界面,或者陶对聚乙烯界面可能较为合适,如果高龄病人比如70岁以上可以选择金属对聚乙烯界面的关节。
但是,手术是否获得成功,是否可以长久使用,并不仅仅取决于关节的界面材料,很大程度还取决于手术者的手术技术是否符合要求、病变程度、术后使用情况、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高价格的人工关节并不可以弥补手术技术的不足,相反,基于过硬手术技术的普通人工关节也可以长久使用。所以人工关节并不是越贵越好,股骨头百科专家建议具体还需要面诊专家确定置换什么类型的人工关节。
三、关于人工关节置换的建议
Ⅲ期晚期阶段患者股骨头内骨小梁明显变形或消失、股骨头内有大小不等囊状破坏区、周围硬化增生、股骨头持重面塌陷、骨质碎裂变形,关节囊炎性变明显可伴有关节积液。对于此阶段患者,股骨头百科专家建议采用延髋治疗,临床上可以延缓8-10年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Ⅳ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严重者行走困难,或丧失劳动能力,需要进行置换提高生活质量。此阶段部分患者可以延髋5-8年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有急需置换关节的患者可以面诊专家确定置换什么类型的人工关节,不是越贵的人工关节就是越好。
很多患者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程度,并没有达到非置换股骨头的地步。一些医院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及患者的具体情况,一味鼓励患者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的做法,显然是违背医生职业道德的行为。对于年纪较轻,症状不严重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能不置换就尽量不置换。只要治疗方法选择得当,一般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并恢复患者正常生活自理能力。